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4日
文章來源:世界黃金協會
國家外匯管理局2020年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外匯儲備31,279.82億美元,較9月減少145.8億美元,降幅約0.46%。10月末中國央行黃金儲備量為6,264萬盎司,即1,948.3噸,與9月末持平。
此外,據世界黃金協會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5,106.1噸。其中,歐元區(包括歐洲央行)共計10,771.9噸,占其外匯總儲備的61.3%。
全球官方黃金儲備
國際金融統計,2020年11月
來源:各國央行、洲際交易所基準管理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黃金協會
全球前十五官方黃金儲備數據表明,截至2020年9月,俄羅斯減持0.7噸黃金,土耳其減持45.5噸黃金,哈薩克斯坦增持1.7噸黃金,其他排名前十五的央行官方黃金儲備沒有變化。
第三季度,全球央行的黃金需求出現了12噸的小幅凈賣出。這也是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凈售金的季度,而售金主要來自于兩家央行——烏茲別克斯坦和土耳其。兩家央行的集中賣出超出了一些央行的溫和購金需求,而在負利率環境中分散風險和保值需求的主導下,仍有一些國家央行購金量溫和增長:少數幾家銀行繼續穩步購金,盡管規模不大。
第三季度的變化反映了這樣的趨勢:隨著今年接近尾聲,各國央行購金速度變緩,同時伴隨著第三季度售金量的有所增加。
盡管如此,今年年初截至第三季度末的全球央行黃金需求共計220.6噸,目前各國央行仍然是黃金凈買家。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并帶來了許多經濟困難,也讓各國央行與政府手忙腳亂。疫情加劇了不確定性,促使包括央行在內的許多投資者進一步尋求危機時期能夠分散投資并保護投資組合價值的資產。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央行仍將保持凈購金的狀態,即使節奏要慢于前兩年。
備注:[1] 本表于2020年11月更新,列報了當時可用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2020年11月版《國際金融統計》(IFS)以及其他適用信息源。IFS數據滯后兩個月,因此,顯示的大多數國家黃金持有量是2020年9月的數據;部分國家數據收集時間更晚,其數據可能是2020年8月或更早時間的數據。本表未列出所有黃金持有國:在過去6個月未向IMF報告黃金持有量的國家,以及那些雖然已知持有黃金但未公開報告其持有量的國家排除在外。對于已知悉但未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的變動情況或印刷錯誤,世界黃金協會已作相應修改。[2] 黃金在總外匯儲備中所占百分比由世界黃金協會計算得出。黃金儲備價值以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季度末金價計算,LBMA金價由ICE基準管理公司每日發布。2020年9月月末的黃金價格為1,886.9美元/盎司。其他儲備價值數據來自《國際金融統計》的表格“不包括黃金的儲備總量”。[3] 國際清算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產負債表不允許計算這一比例。就任何國家而言,沒有其他儲備的最新數據。[4] 土耳其官方黃金儲備數字不包括按照該國的央行準備金選擇權機制(ROM),在中央銀行持有的商業銀行擁有的黃金。截至3月底,ROM持有量為364噸。我們之前的數據包括土耳其央行持有的這些ROM資產。自2017年5月以來,土耳其央行一直通過直接購買黃金來增加其黃金儲備。因此,我們決定公布土耳其官方黃金儲備,不包括ROM持有量,以更好地反映真實的中央銀行儲備。有關該政策行動的信息,請參閱此鏈接http://www.tcmb.gov.tr/wps/wcm/connect/57c5777d-1f48-4eb4-98ba-af4c6aaddc20/ANO2012-38.pdf?MOD=AJPERES&CACHEID=57c5777d-1f48-4eb4-98ba-af4c6aaddc20[5] 所有國家/地區級別的數據均基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發布報告之時的最新可用數據。匯總數據根據Metals Focus提供的專有預測得出,其中可能包含更多最新信息。
版權所有: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2003556號